當前位置: 首頁 最新資訊 新聞詳情

專題講座『心靈的意義』

發佈時間: 2019-10-31  瀏覽次數:1086

2019年10月18日,海青協與海學聯聯合主辦專題講座“心靈的意義”,有幸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梁寶珊博士,從哲學層面,另一個角度去瞭解現今世界,同時也學習心靈是什麼,促進會員身心健康。



心靈的意義在中西方哲學傳統上本有著不同的定位,自20世紀開始它們終於可打開彼此真正瞭解和溝通的門徑,而佛學思想也在此基礎上得以再受重視。本次講座涵蓋了四個主題,分析了中西方哲學傳統、20世紀東西方哲學的匯通 、佛學與西方哲學的差異,並探討佛學乃至中國文化在當今時代的重要地位。



一,心靈的意義:西方哲學傳統




Soul是柏拉圖的靈魂,是被囚禁在肉體中的不朽的純粹物。Psyché是亞里斯多德後期的《論靈魂》中的靈魂,其中分為有理性和非理性(感性)的靈魂。西方哲學的特色是二元論思維,在歷史上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圖(Plato)和笛卡爾(Descartes)。柏拉圖認為世界由「理念世界」和「現象世界」兩層組成,靈魂只是過度。笛卡爾作為現代哲學之父認為世界的本原是「靈魂」和「形體」,兩者由上帝創造,世界因而分為意識和物質的心物二元論。


現代對 “心” 翻譯為Mind,展示人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的總體,本意包括記憶、意識、感知外界、欲望、思考、判斷等能力,然而現實上主要是強調理智的、認知的心靈。現代世界的心靈講求理性主導,工具理性主要關心如何用精確計算功利的方法有效地達至目的,不能賦予世界、人生以意義和價值。承接古希腊的传统現代西方哲学追求真理,瞭解心靈的特色為理性,對象性,分析性,反省性,抽象性,知識性,系統性。



二,心靈的意義:東方哲學傳統




在東方的印度,ménos心靈可概括所有智力、思想、意志、感覺和記憶。而在中國,易經導引出儒家與道家,兩者都講求「天人合一」。在先秦至漢初時期, “心”可被理解為魂魄,魂魄分屬兩個不同的層次,可離開人的形體存在。魂與儒家的“天”或道家的“道”相關,更接近于陽氣、精神以及高級的智慧,它們並非人自身所本有,而是某種更高級的精氣駐留於人身。魄與人的具體身體有關,為人的感官經驗和運動能力等,人作為生命體本所具備的一些生物能力的驅動力。


與古希臘觀念比較,亞里斯多德的Psyché 相當於中國的“心”。由此看來,中西文化對“心”的理解有共同性,共同承認存在著某種較人更為高等的精神性因素,決定著人的精神現象,與心相涉的主要內容如情緒、感覺、欲望、意志、思維或者德性等,及“精神”或“意識”活動。中西文化對“心”的理解也有差異性,在西方哲學中,“心”最先是以“心智”(理性)和“器官-情感”(感性)相結合的方式被加以理解和翻譯的,後來西方增加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后,逐步發現“心智”和“器官—情感”兩個角度結合仍然不足以描述中國的“心”,故直接引入中文拼音“Xin”作為專門術語。而東方哲學理解心靈的特色主要是感受性,直覺,整全性,內觀性,經驗性,實踐性,流動性,生命哲學。




三, 20世紀東西方哲學的匯通



現代西方哲學的發展重點包括笛卡爾建立的主體性哲學,康德發現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,黑格爾提出理性的絕對優勝,然後是尼采提出理性的幻滅,最終進入現今的虛無主義(Nihilism)。海德格(Martin Heidegger)提出存在哲學,致力於限制科學理性的發展範圍,強調哲學不只是一門科學,而且是關心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說。他明言「存在」的本質就是「虛無」(Nothingness),「存在」沒有本質。


海德格與東方有不解之緣,均着眼于心靈意義,重新探索人存在的意義,關心個體生命的哲學,海德格的研究層次更接近中國哲學,超越個人的、展示一種具體的、整全的、活生生的生命體驗。




在海德格的影響下,包含破壞與建立的後現代主義終於出現,解構人的理性的自我中心主義,終結了現代主義的霸權,消解同一性,中心性,統一性,本質和基礎,甚至要求擺脫對概念的崇拜。西方哲學走進東方哲學的思維領域,從外在客觀真理的追尋轉向對生命內在價值的開展,随着西方對東方哲理的逐步深入,東方哲學與文化也開始復興。






四,佛學與西方哲學的差異及重要地位



佛學與傳統的西方哲學在方法論與目標上是有差異的。佛學提供安身立命的義理,面對後現代的動盪,可提供人生觀,世界觀,接引西方的理性傳統,用全新的觀點去體驗世界和生命。而佛法也與當今科學不謀而合,当今最前沿的科學已经直接或間接證明了佛法。作為宗教,佛法展現“上帝已死”後無神論的吸引,提倡生命轉化的可能,不只是“信”佛法,更要有“智慧”地在“生活實踐”上引證。



梁博士認為21世紀人類的思想出路必須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,而佛學講求從理悟到證悟的過程,對人類生命的開展有極其重要的地位。講座參與者們聽得津津有味,並不時提出自己的理解與梁博士進行交流。最後大家合影留念,講座活動圓滿結束。